据美国食品安全新闻网消息,美国疾控中心周二宣布,近期美国有18个州出现了鼠伤寒沙门氏菌疫情,37人受到感染。
经过分析与追踪,这些沙门氏菌感染病例与佛罗里达州一家公司生产的冷冻老鼠有关。这些冷冻老鼠包括大鼠、小鼠以及其他啮齿动物,用于喂养爬行类或者两栖类宠物。
美国卫生部门已经从冷冻老鼠产品里分离出了致病菌株,它为鼠伤寒沙门氏菌。美国FDA于5月20日已经发布产品警告。
鼠伤寒沙门氏菌,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。也是微生物遗传学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菌。
本菌广泛分布自然界,存在于家禽、家畜、鼠类等多种动物的肠道。该菌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强,常温下可迅速繁殖、耐低温、干燥、不耐热,55℃、1小时,60℃、25分钟即可灭活;对酸敏感,pH 2的酸性环境,99%被杀灭,对紫外线和各种化学消毒剂均敏感。
鼠伤寒是如何传播的?
一、传染源
染菌的家禽、家畜及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,患者与带菌者也是主要传染源。通过动物 动物、动物 人、人 人、人 动物构成鼠伤寒沙门氏菌自然循环与传播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肉、蛋、乳、禽等需要量增加,家畜、禽类大量集中饲养、屠宰与供应,以及耐药菌株的增多,人类接触病原的机会增高,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。尤其引起医院内感染值得医务人员重视。
二、传播途径
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,但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、水经口传播,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传播。如医院内感染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、医疗用具、尿布及尿垫等间接传播。病原体污染的空气也可经呼吸道传播。
三、人群易感性
普遍易感,婴幼儿多为显性感染,成人多为隐性感染。年龄愈小,易感性愈高。因为婴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善,胃肠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差,IgM缺乏,胃酸pH值高,肠道中拮抗病菌的正常菌群少,加之人工喂养者,又不能从母乳中获取IgA、溶酶素、补体等,故婴幼儿多见。
四、流行特征
本病分布世界各地,缺乏严格的地区性,国内除广西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山西、湖南、吉林及西藏等省区外,已有22个省市报道有本病发生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。但以夏秋季为多。免疫功能低下或慢性疾患者,如新生儿窒息、过期生产、产后颅内出血、硬皮病、吸入性肺炎、脐炎、婴幼儿肝炎综合征、营养不良、肠道功能紊乱、败血症等易罹患本病。流行方式以医院内感染多见,多发生在新生儿病室、婴儿室、妇产科病房、儿科病房等。且呈局限性流行或爆发。